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构新闻

澜之教育基金会、民盟中国科学院委员会与南充科技职业学院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校园暨 2025 级新生入学典礼”

2025-09-14

2025年9月8日,在澜之教育基金会、民盟中国科学院委员会的支持下,一场融合科学魅力与青春活力的盛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在南充科技职业学院隆重启幕。本次活动以“开学第一课”为核心载体,涵盖盛大的新生入学典礼与聚焦前沿科技的深度专题讲座,为2025级新生开启了别开生面的大学征程。

在澜之教育基金会、民盟中科院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熊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朱凤华副研究员,民盟中央宣传部原部长张冠生,中科院民盟委员会秘书长钱越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八届中国真空学会秘书长郭海明,民盟中央企联会理事、重庆市渝中区委会副主委、特园支部主委隆准先生出席典礼。

01.png

9月8日上午,民盟中央委员、澜之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张雯松,南充科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徐远火研究员,校长冯明义教授,校领导王小丁、雍兴无、罗旋以及全体教职工、新生家长代表、2025级新生共同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罗凌主持。学校运动场庄严肃穆,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02.png


科学家讲第一课

“人工智能+”定制独特的自己

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熊刚以《人工智能科技教育与应用》为题,开启开学第一课。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指出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并结合中科院自动化所的学科渊源,回顾了AI发展“三起三落”的历程,还分享了团队在3D打印、自动驾驶、智能小型无人机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

03.png


匠心不朽

把工匠基因写进智能时代

张雯松则从精神传承的角度,与新生们分享了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的感悟。他讲述了张澜先生等先辈在民族危亡之际的担当,以及父辈们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奋斗故事,号召新生继承先辈遗志,以大国工匠精神投身AI时代,成为科技发展的参与者与建设者。

04.png


专场讲座:探科技前沿,筑牢成长硬根基

校长冯明义以《铭记历史荣光锤炼过硬本领以技能报国书写青春华章》为题寄语新生,强调在特殊的历史节点,“技能报国”是对先辈精神最有力的践行,并提出四点希望:立大德以坚定信仰、精于工以练就本领、匠于心以树立志向、品于行以实现创新。消防救援学院苟龙得副教授、教育学院陈昱彤家长、医学院2024级学生冯露莎及教育学院2025级新生张竞文也分别作为师生及家长代表发言,从不同角度为新生送上祝福与建议。典礼最后,徐远火研究员为2025级新生奖学金获得者颁奖,激励全体新生以优秀为榜样,奋勇争先。

05.png


专场讲座:探科技前沿,筑牢成长硬根基

郑会龙主任以“无人化不可逆转,需具备技术功底才能适应社会”为核心观点,结合自身深厚的专业积淀与前沿战略视野,系统讲解了无人体系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及对社会各领域的深远影响。他指出,当前无人技术已从单一设备应用迈向多系统协同,在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国防安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对掌握无人系统设计、操控、维护等技能的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

针对新生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行业发展,郑会龙提出四点极具操作性的建议:

01.坚持自主实践

他强调“真本事来自实践,而非分数或文凭”,鼓励新生摒弃被动学习思维,主动参与实验操作、项目研发,重视每一门实践课程,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02.保持热情与专注

他认为对专业的热爱是长期学习的动力源泉,做事专注才能深入钻研,同时要培养“鲁棒性”心态,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稳定心态,持续成长。

03.拥抱新技术

他建议新生主动学习交叉学科知识,积极运用大模型等智能工具辅助学习,关注北航、西工大等高校的网络课程,不断拓展知识面,紧跟技术前沿。

04.敢于亮身手

他鼓励新生积极参加全国性航模竞赛、无人系统创新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

“无论什么学历背景,只要掌握真本事,都能在无人领域找到发展空间,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江湖。”郑会龙的话语充满力量,让新生们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06.png

1759130234895042.png

朱凤华副研究员则聚焦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领域,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技术深度与人生思考的讲座。他从智能网联技术架构入手,详细解读了车路协同、智能感知、决策控制等核心技术模块,结合国内外无人驾驶应用案例,如自动驾驶出租车、港口无人集卡等,让新生们直观了解到技术如何落地应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他还分析了当前智能网联行业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发展机遇,为新生们指明了专业学习的重点方向。

08.png

讲座尾声,朱凤华跳出技术范畴,与新生们探讨“何谓自由”“何谓幸福”两个深刻话题,引发大家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勉励新生,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能在不同选择中理性权衡,主动做出有利于成长的决策,同时保持精神独立,不被他人言语左右情绪;幸福则源于感恩,要感恩国家提供的发展机遇、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收获幸福感;此外,要尽早树立高远目标,“困难时,目标能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任何时候立志都不晚”,他希望新生们以目标为指引,在大学期间不断积累知识与技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讲座开始前,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徐远火研究员为郑会龙主任、熊刚研究员、朱凤华副研究员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标志着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将为学生带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前沿的科技指导。

1759130393524268.png

10.png

此次“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学典礼传递精神力量,以专场讲座深耕专业知识,不仅让南充科技职业学院2025级新生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与先辈的精神传承,更为他们规划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在澜之教育基金会、民盟中科院委员会的支持下,这样的校企(院)合作模式将持续推进,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搭建坚实平台。


返回列表
  •   网址:www.lzef.org.cn
  •   电话:010-8589 0840
  •   邮箱:adm@lzef.org.cn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大街86号2号楼
  •   邮编:100075

澜之教育公众号

澜之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20210385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04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